图腾部落攻略3
1、因两宋时期战乱频发,西北陆路交通时断时续,农业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经济文化中心向东南迁移,海运开始兴盛。宋朝首开“海上陶瓷之路”,航船远渡印度洋,到达阿拉伯地区与印度东岸。北宋海运之兴,远胜前代,政府商业税收首次超过农业税收,商品经济发达,已由农业化向商业化悄悄过渡。
2、以熙宁10年(1077)为例,北宋税赋总收入为7070万贯(不含左藏库、封桩库),其中农业两税2162万贯,占30%;工商税4911万贯。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宋朝堪称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化”国家。海外不少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
3、日本文史家内藤湖南认为:“唐代是中国中世纪的结束,宋代则是中国近代的开始在两宋,民族矛盾尖锐,土地疆域不明,再加上海运发达,造船业兴盛,海面疆域扩展,农耕文明遭受到了游牧文明和航海文明的双重冲击。为维系版图,增强地域归属感,提高民族凝聚力,使得民众有清晰的国家认同感,三山两河概念应运而生。即以黄河、长江为界,将中华版图划为三大块。
4、每一块版图中,有一条龙脉将各域连接在一起,作为一条情感纽带,即所有民众皆是炎黄子孙。无论是胡地遗民,还是海上商客,都在对龙的信仰与崇拜下,又团结在了一起。二、我国历代对南龙大脉的研究与推崇。
5、这联系东西、架构南北的三条龙脉皆由风水大家依风水术数。风水又称相地、堪舆之术。风水的定义最早见于晋代的郭璞,《葬书》中有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易经》曰:“星宿带动天气,山川带动地气,天气为阳,地气为阴,阴阳交泰”先秦诸子可以说是最早的自然学派的哲学家,他们认为万事万物都由一样东西构成,就是“气”,一阴一阳谓之道。庄子提出“天人合一”的理论,即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图腾部落攻略3
1、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对于居住或者埋葬环境进行的选择和宇宙变化规律的处理,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以现代科学角度分析风水是涉及到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规划学等众多学科为一体的一种自然科学。
2、宋朝理学兴盛,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原先长江以南地区被称为蛮夷之地,百姓不服教化。自唐朝开始,天文地理学家僧一行所倡“天下山河两戒”说一度主导着中国人对天下山水格局的理解,“山河两戒”即是指“天下的山河分为两个大系,这两个大系又成为分割华夏与戎狄、华夏与蛮夷的两条地理界限”。但宋理学家以君臣大义取代了自周以来的华夷之辨。
3、因此风水师也取理学中的“格物致知”,历宋迄明,遂有三龙之说。历代公认,昆仑山是中国第一神山,为“万山之祖”、“万脉之源”。
4、三条龙脉都自昆仑起源。三大干龙中,北龙沿黄河通过青海、甘肃、山西、河北、东三省等北部地区,延伸至朝鲜半岛而止。而中龙通过黄河、长江之间的地区,包括四川、陕西、河北、湖北、安徽、山东,到达渤海终止。西安、洛阳、济南等,均为中龙气聚之所。
5、南龙沿丽江通过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江西、广东、福建、浙江、等南部地区入东海而停止。这三条龙脉生出支脉,支脉又生出支脉,犹如人体血管和经络一样,遍布于中华大地。北龙和中龙的分法古今大相一致,惟独南龙未取得共识。元人《乐郊私语》记载刘伯温论南龙一脉,其尽头在海盐一带。